人物会客厅——长征红军

发布者:admin1发布时间:2016-05-17浏览次数:2709




 

讲述人物历程,领略百态人生。亲爱的听众朋友们,大家中午好,欢迎大家在每周二的中午收听我们的人物会客厅节目,我是骆西亚。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突击,而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从而进行长达两年的长征之途。革命先烈们,用自己的双脚纵横十一个省,走下了二万五千里的长征路途,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最终才走向了光明和胜利。

有这样一位年近花甲的老先生,他不畏惧长征路途的遥远和艰苦,更不顾及自己的高龄,只因那颗炽热的爱国之心,他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他就是徐特立。

1877年2月1号,徐特立出生于湖南省长沙府善化县四都观音塘他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革命家,曾是毛泽东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1905年徐特立在长沙城宁乡速成中学读书,毕业后在长沙周南女校担任教师。后来,他自己兴办私学如梨江学校、长沙平民夜校等。1913年徐特立长沙师范学校校长。

1928年徐特立到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回国后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1931年11月,徐特立当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教育部代部长,兼任苏维埃大学副校长。创办了列宁小学、列宁师范等学校

1934年10月徐特立以57岁的高龄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董必武等人一起编入中央机关纵队干部休养连,表现了老英雄的大无畏的革命气魄。长征路上,他拄着一根竹杖,扛着防身用的红缨枪与那些年轻力壮的战士们一同行军。中华苏维埃政府任教育部部长瞿秋白在与他告别时换给他一匹好马,他却总是让给伤病员骑。据统计,长征两万里,徐老骑马的路程却不过二千里,当的时战友们都亲切的说道“徐老徐老真是好,不骑马儿跟马跑”。

当时年事已高的徐特立仍旧一丝不苟地教红军战士们学文化。在行军途中,徐老想出了许多办法教战士们识字。他在前面战士们的斗笠上写几个字,就成为后面战士们的活动识字板,日子长了,战士们识的字也就多了。他叫先头部队把路边宣传鼓动标语牌上的字写大些,以便于战士们在行军途中辨识。

徐老鼓励女战士们不仅要做妇女革命的模范,而且要做文化的主人,这样才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求得妇女的彻底解放。当部队停下来休息和宿营时,徐老要战士们以树枝作笔,以大地为纸,在地上写字。他风趣地说:“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呀!”朱德和康克清后来曾写诗称赞徐老:“岁岁不忘歼敌事,朝朝只见诲人忙。”

在成都市某军队干休所的小卖部里,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一边笑吟吟地递上购物者所需的香烟、食品等,一边噼里啪啦地拨弄着算盘珠子……彤红的夕阳软软地、亮亮地撒在老人微笑的脸上……他就是长征途中最小的红军、共和国元帅贺龙的外甥向轩。

1926年3月向轩出生于湖南桑植县城北郊洪家关,他的母亲是贺龙元帅的五妹贺满姑。向轩还在娘胎里的时候,母亲就带着他上山打游击。两岁时,贺满姑带领的掩护伤病员的后方游击队被桑植县罗裕的地主团防武装袭击,突围转移到永胜县段家台被农会叛徒出卖被捕。向轩与5岁的三哥向楚才、几个月大的妹妹随母亲一同被关进大牢。1928年农历八月十四,敌人把贺满姑凌迟虐杀。

向轩大姨贺英设法买通了监狱看守,把他们兄妹三人救了出来。从此,向轩跟着贺英,喊妈妈。自小跟着她习武, 三四岁就能打手枪。1933年5月6敌人乘虚来袭。贺英勇往直前,身中2枪,牺牲前对向轩说找红军报仇向轩一边还击,一边往山上跑,右腿脚脖子处中弹负伤,仗着地形熟,躲了半天。之后拖着伤腿,咬着牙走,在湖北鹤峰县麻水找到了他的大舅贺龙。

向轩的军龄应该从1933年4月12算起。因为那天起,向轩便拿起贺英给他的枪参加了战斗,并且负了伤。从此,7岁的向轩加入到“红小鬼”的行列,在贺龙红军司令部当勤务员、通信员。1934年,8岁的向轩参加了长征。行军时他总是以步当车,实在走不动了才骑上马,总是把马让给其他两个小战友们骑。3个孩子伙用的马,向轩却是走路最多的一个。队伍歇息、野炊时,向轩卷起肥大的袖子,又是扫地,又是择菜,一点累的感觉战争冶炼着向轩的青春和勇气,少年的无知、怯懦逐渐被硝烟融化,沉淀的是无畏和顽强。

从二万五千里长征到鏖战河西走廊,她是悲壮历程中的坚强女性她就是长征中的巾帼女英雄,吴仲廉。

1908年12月6号,吴仲廉出生湖南省郴州市宜章县城关镇,吴仲廉的父亲吴初生在城关镇开了一卖鱼的小店,靠小本生意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父母省吃俭用供她读书。吴仲廉天资聪颖,清秀恬静,喜欢吹箫操琴,写得一手娟秀的毛笔字。

1926年夏天,国民革命军在广州宣誓北伐,汹涌澎湃的大革命浪潮席卷南方各省。毗邻广东的湘南地区自然首先受到革命的洗礼。正在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读书的吴仲廉,积极投身到革命的行列之中。1927年4月,由同学曾志介绍,吴仲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410月,吴仲廉加入了长征队伍。红军出发时,吴仲廉是军委卫生部担架队政治指导员。这支担架队共有30多副担架,100多名红军战士和一部分途中请来的民工。在长征开始的前3个月里,红军日夜兼程,一路行军。担架队的同志除了自己的行装,还要抬着伤病员,付出的艰辛可以想见。走着走着,一些民工便偷偷离开队伍。为了照顾伤员和整个担架队,吴仲廉不顾辛劳,跑前跑后,不断地劝说和鼓励民工们克服困难向前走
19356月,红军两大主力会师后,吴仲廉被调到红五军团教导队任教员。1936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同年11月,为了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和打通国际通道,中央组建西路军,西渡黄河,向河西走廊进军。吴仲廉奉命西渡黄河。此时,身为红九军政治部敌工部副部长的吴仲廉,已经怀有8个月的身孕。

途中,吴仲廉不幸遭遇敌人的包围,突围中被敌俘虏,押送西宁中山医院服劳役。她利用各种机会组织同志,坚守党的秘密,揭露叛徒,保护同志。1937年8月,经周恩来、叶剑英等与国民党交涉后,获释回延安。

无论是年近花甲的徐特立老先生,还是长征队伍中的8岁孩童向轩,亦或是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战士吴仲廉,他们的身体条件可能并不如那些年轻气盛的青年战士们,但他们却依旧加入到了长征的队伍当中,无怨无悔,甘愿奉献。还有太多太多的烈士们,他们在这二万五千里的漫长路上,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巍巍雪山掩盖了他们的躯体,却埋葬不了他们满腔为国为民的赤诚之心,茫茫沼泽吞噬了他们的身躯,却掩藏不住他们的信念,无情的子弹夺取了他们的生命,却夺不去他们的爱国精神。岁月的年轮沉淀了斑驳的痕迹,冲天的硝烟,留下了悲壮的回声。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回顾历史,不由感慨万千,红军长征的壮举虽已成为过去,但是长征的精神却将永久的传承下去。

时间在不知不觉的流逝,今天的节目到这里就要和大家说再见了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我们在今天,缅怀历史,展望未来。我是骆西亚,我们下期节目再见。(播音:骆西亚)

      [责任编辑:古梦丹]


上一篇:下一篇:
返回原图
/